[what if]第117期:遥远的死亡

原作:http://what-if.xkcd.com/117 译者:猪的米 What if 系列:https://songshuhui.net/archives/tag/what-if 提问: 地球上任何生物死亡时离地球最远的是哪个? —— Amy,新西兰 回答: 死亡时离地球最远的人类距离约为167千米,[1]那是“联盟11号”上的三名宇航员——格奥尔基·多勃罗沃利斯基、维克托·帕查耶夫和弗拉季斯拉夫·沃尔科夫——他们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因飞船失去密封而死于急性失压。那时他们正以每秒约7755米的速度飞行,因而也是人类死亡时的最高速度。 这三位宇航员也是仅有的几个死在太空的人类。除此以外所有的致命太空事故——以及其他任何人类死亡事件——都发生在离地不超过70千米的范围内。[2] 但这个记录的保持者并非人类。 (很难… Read more

Categories:

[what if]第116期:狂野赛车

原作:http://what-if.xkcd.com/116 译者:猪的米 What if 系列:https://songshuhui.net/archives/tag/what-if 提问: 如果我可以无视一切赛车的规则,只追求极致的速度(比如速度提高200倍),那么我的获胜策略是什么(比如全国运动汽车竞赛协会的系列赛事的代托纳赛道)?前提是车手要能活下来。 —— Hunter Freyer 回答: 你的最好成绩将能够提高到约90分钟。 建造这种赛车的方法有很多种,你可以造一辆电动车[1],或者火箭推进赛车,或者沿着铺设在赛道上的轨道前进的轨道赛车,但不管你用哪种赛车,你会发现设计到最后整个系统中最脆弱的一环永远是车手自己。 原因在于赛车的加速度。在赛道的弯道部分,车手会感受到强大的G力。[2]位于佛罗里达的代托… Read more

Categories:

[what if]第115期:太阳纳秒游

原作:http://what-if.xkcd.com/115 译者:猪的米 What if 系列:https://songshuhui.net/archives/tag/what-if 提问: 8岁那年,我在科罗拉多寒冷的冬日铲雪,心想如果自己能够传送到太阳表面,在那儿呆上一纳秒,然后再传送回来就好了。我觉得这段时间足够我让身子缓和起来,但又不至于受到什么伤害。但事情能如我所愿吗? —— AJ, 堪萨斯城 回答: 预习: 1纳秒=1000皮秒 1纳秒 =0.001 微秒 1纳秒=0.000001毫秒 1纳秒=0.00000 0001秒(一秒的10亿分之一) 不知道你信不信,这段时间根本就不会让你暖和起来。 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5800开尔文。[1]如果你在那儿呆上一段时间,那你就会被烤成灰烬。不过一纳秒并不算非常久的时间,这段时间… Read more

Categories:

[what if]第114期:反物质来袭

原作:http://what-if.xkcd.com/114 译者:猪的米 What if 系列:https://songshuhui.net/archives/tag/what-if 提问: 如果除了地球以外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了反物质会发生什么? —— Sean Gallagher 回答: 这次的结局并不怎么好。但与往常与“反物质”有关的绝大多数情形不同,这次结局来的十分缓慢,慢得让人窒息。 (相对论可以带来更快的结局,但仍然会持续很长时间。) 据人类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整个宇宙都是由物质组成的。没有人能够确切地知道为什么物质比反物质多,由于物理规律具有高度对称性,因而没有理由去指望其中一种物质会比另一种多。[1] 由反物质组成的星系是可能存在的,我们从没看到过它只是因为我们从来没去接触它。这个理念很不错,但如果有一… Read more

Categories:

[what if]第113期:走遍每个州

原作:http://what-if.xkcd.com/113 译者:猪的米 What if 系列:https://songshuhui.net/archives/tag/what-if 提问: 走遍美国全部50个州最短需要多长时间? —— 源于Stephen Von Worley在Data Pointed上的一个讨论 回答: 本周的文章和以往的有些不同,我没有回答某个读者的提问,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别人回答的一个问题,以及在此过程中我脑海里冒出来的新问题。吐槽一句,这其中牵涉到的计算实在是难,我差点就没算出来。 (xkcd.com/356,点击可放大图案) 2012年夏天Twelve Mile Circle这个博客发布了一篇文章,希望能在谷歌地图上找出一条耗时24小时的路线,要求这条路线能经过尽可能多的州。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Read more

Categories:

[what if]第112期:气球飞车

原作:http://what-if.xkcd.com/112 译者:猪的米 What if 系列:https://songshuhui.net/archives/tag/what-if 提问: 我12岁的女儿有个很有趣的想法,她想在一把椅子上系上许多氦气球,椅子用绳子拴在一辆法拉利跑车上。然后她13岁的小伙伴会开着这辆法拉利到处跑,这样她就能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俯视脚下的整个美景了。撇开法律和保险事务不谈,我女儿很想知道她的气球速度能够达到多快,以及她需要多少气球才能完成这一壮举? —— Phil Rodgers,剑桥,英国 回答: 首先先谢谢你通过你爸爸提交这个问题!既然他说不需要考虑”法律和保险事务”,那么我应该可以认为他可以摆平这事儿。 警察叔叔注意啦,如果你们最近抓到两个不知谁家的… Read more

Categories:

[what if]第111期:揽尽天下财

原作:http://what-if.xkcd.com/111 译者:猪的米 What if 系列:https://songshuhui.net/archives/tag/what-if 提问: 在讨论一些问题时,人们有时会说“如果我有全世界所有的财富的话……”,以此来说明如果没有财富上的限制的话他们会怎么做。但我很好奇的是,如果某个人真的拥有了全世界所有的财富会怎么样呢? —— Daniel Pino 回答: 假设你通过某种手段获取了全世界所有的财富。我们不管你是怎么做到的——不妨假定你发明了某种能够吸金的咒语。 (五芒星大概和经济有关系?) 物理货币——硬币和纸币——只占全世界所有财富的很小一部分。理论上来说,你可以篡改世界上所有的地产记录,声称你拥有所有的土地;或者篡改所有的银行记录,声称你拥有所有的钱。但其他… Read more

Categories:

[what if]第110期:走遍纽约

原作:http://what-if.xkcd.com/110 译者:猪的米 What if 系列:https://songshuhui.net/archives/tag/what-if 提问: 一个人可以在有生之年走完纽约城的每条街道吗?如果再算上走完所有公寓楼的内部呢? —— Asaf Shamir 回答: 和粉刷地球那篇的答案一样,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很容易找出来。 如果没那么容易呢?我们能不能从已知的东西里总结出答案?我们不妨来看看几种不同的估算方式。 第一个问题是大街(street)有多宽?我看到过的一闪一闪的人行道倒计时指示灯从来没有少于过10秒;如果一个人一秒可以走一米的话,绝大多数路至少有10米宽。[1] 大多数人都能轻松地一天走上10千米(6英里)。假设城市里的路都是一条紧挨着一条的十千米的路的话,那么在… Read more

Categories:

[what if]第109期:又见激光

原作:http://what-if.xkcd.com/109 译者:猪的米 What if 系列:https://songshuhui.net/archives/tag/what-if 提问: 如果我用一个强力激光发射器将一束无限强的激光射向天空中的随机一个方向,这样会造成多大损害? —— Garrett D 回答: 很多时候,当一个问题中有“无限”这个词时,答案总会是“无限大”——如果答案真的存在的话。 一束无限长的激光会把它光束中无穷大的能量传递给空气,而这些能量又会向四面八方辐射无穷大的能量,结果就是周围的一切都会被毁灭。详情可以参见What if 系列第13期。 但这并不是你这个问题的正确回答。绝大多数方程无法处理无穷大这个量,所以正确的回答应该是“一束无限长的激光束并不真实存在。” (其实还好!维基百科上还有“… Read more

Categories:

[what if]第108期:昂贵的鞋盒

原作:http://what-if.xkcd.com/108 译者:猪的米 What if 系列:https://songshuhui.net/archives/tag/what-if 提问: 用什么东西(比如装满通过正当途径买来的歌曲的64GB闪存卡)填满11号鞋子的鞋盒最费钱? —— Rick Lewis 回答: 一个装满值钱东西的鞋盒子的价值似乎最高也就在20亿美元上下,这一点对于一大堆可能的填充物来说都是如此。 (加上鞋盒本身的价格) MicroSD卡是个不错的选择。在iTunes上一首歌大概在1美元左右,而MicroSD卡的存储密度约为每加仑1.6PB。一个男性11号鞋的鞋盒容积大约为10-15升,不同品牌或种类的鞋子的鞋盒可能略有不同,这意味着一个鞋盒能够存下15亿首4MB的歌曲(假设平均每首歌花费1美… Read more

Categories: